
2014-8-22 四川广元朝天曾家山
昨晚,在青岗寨吃晚饭,晚饭后众人开了个小小的茶话会,席间主人家请来隔壁村一位养马的老先生,老先生已是80出头的高龄,骑着马伴随铜铃声叮铃铃地前来,出场几乎可说是惊艳。村妇请求他表演当地山歌,老先生却傲娇地拒绝了。他的理由是:人还不够多,挑不起我的热情。再等等。
等到众人都吃完饭围过来,老先生果然瞬间满血。唱完山歌后唱而优则演地男扮女装演起了类似东北二人转的桥段。
在广元朝天曾家山上这样的农家乐里,居然看到这般表演,不能不说是意外的惊喜。
当晚宿王家杜仲园。山里农家院,铺盖如想见的那般潮湿,次日小伙伴们说是有电热毯的,奈何知道这个秘籍已经太晚太晚。
吃完早饭去曾家步行街赶大集。
苏丝黄的旅行习惯是去逛各种特色小店,蔡澜说他最爱的是菜市场,特色小店是某地的不安分情绪,菜市场里有着大众的温暖和世俗的热闹,但对两者的喜欢都说明喜欢者有着八卦情节,前者是猎奇,后者是想猎更多人的奇。
蔡澜热爱菜市场大概跟他的职业有关。他是美食家,有责任有义务去发掘新颖的食材。我们热爱菜市场,用皇帝的话说,这该是村妇的本能。发现菜市场等于发现一种集体的行为模式,这是一种多么值得尝试的旅行方式啊。
更何况是山里人的大集,那是截然不同于城市里的菜市场的。
城里的市场是经年不变的,分工井然有序,铺位永远如一。相比之下,山里的集市充满了各种变数,集市里出售的东西种类繁多:此处繁多到不是单指菜色的丰富程度,这个可能不如城里。我们说的是商品的功能:这里不仅卖吃的,也卖穿的,同时还卖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,当然还有玩的。摆摊的人是流动变化的,所售东西更是千变万化的:一小堆山民亲自采的野蘑菇,一小筐完全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子,简直随处都可发现惊喜。
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山里集市,简直就是一出情景剧,叫人的神经随时亢奋,简直停都停不下来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缺乏生机过于整齐的都是伪市场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开逛市场前,先去了当地的博物馆。了解前世再深入今生才更有底气不是么?
当地的麻柳刺绣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类似的绣法在少数民族中其实是比较常见的。麻柳刺绣之所以上了榜单,根本原因是——这是唯一会这些绣法的汉族人。
俺们小时候好像都戴过的帽纸
三寸金莲鞋,看着就好疼啊。
旧时,当地男子的袜子,好精致!时尚度爆网啊!!
馆长说,你要不要试试我们这杆超长的霸气烟枪?
然后就有了这货的倾情出演。只是菇凉,你这么入戏表情这么屌,你家长造吗

曾家山集市沿路一溜的仿古建筑。
这么霸气的建筑,也是直接醉了!
看到一位缠头的老爷爷,聊了没两句老人家就主动拆下来演示给俺看他是怎么缠的。
大清早就看到这么热火朝天的串串摊,又醉了。
发现一个超大尺寸的大饼!
有比较,你才能明白俺们当时的惊诧!
竹背篓是山民出行或干农活的必备神器
在市场里发现一个超大版本的!
后面那个小妹妹,你姿势这么炫酷,是想到我的背篓里来吗?
曾家山的腊肉据说是驰名吃货云集的四川的,甚至还有网友为它没能入《舌尖》而愤愤不平。
店家如此卖法,也实在是霸气。
知道这个叫什么吗?人生第一次见,当地人管它叫:洋禾。炒着吃,口味类似竹笋。
我以为这个是笋干,结果大早上的爬起来看评论,好多人都指出这个其实是天麻!
为毛你们都造就我不造???你们酱紫会让我好心塞的好吗

我必须要回去接着睡会儿才能缓解痛苦

新鲜的花椒看上去甚是美貌
跟花椒有些像,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野生水果,叫:五味子!
卖五味子的老奶奶很大方地给了俺一些尝尝,不是很甜,小酸,饭前应该很开胃吧。
山民采的各种野生菌类,这些若出现在城里的市场,估计得卖很贵吧?
猜猜看这位爷爷手里提的工具是干嘛的?
当地人说:打核桃的!
卖玉米的老奶奶,好有镜头感啊。
看到这么热火朝天的衣服摊,真心觉得高兴。
衣服摊对面落寞的鞋匠。
这才是战斗民族!都是在市场上赤果果完成军火交易的
晒菜干
好庞大的豆腐干!
曾家山上夜晚格外凉爽,当晚代表小伙伴们放了一把火,拉开消夏晚会的序幕
夏天的围着篝火跳舞,火辣辣的清凉感!
小伙伴们喝得好欢
老先生已是80出头的高龄,骑着马伴随铜铃声叮铃铃地前来,出场几乎可说是惊艳。等到众人都吃完饭围过来,老先生先唱山歌,后唱而优则演地男扮女装演起了类似东北二人转的桥段。
在广元朝天曾家山上这样的农家乐里,居然看到这般表演,不能不说是意外的惊喜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