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请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,各种精彩及时分享哦:http://weibo.com/ratpetty
此行福州,不为山水,只为访友。
从鼓浪屿返至厦门本岛,急匆匆奔赴火车站买票,奈何人潮汹涌未能阻挡村妇同志滑行的步伐,惨叫声成了最好的号角,排队购票者集体扭动脖颈,动作整齐划一,然后,某人就在这万道目光的注视下华丽丽地摔了一跤。
哎,穿得优雅有个P用啊,摔倒的姿势一点都不帅。村妇本能地四下扫射了一圈,好在举目无熟人,迅速起身拍拍屁股作无事状走向自动售票机。众人见无后续热闹可看,也就继续各走各路各买各票各赶各车了。
后来说与皇帝听,这厮居然一脸茫然地说,啊,你摔倒了?我怎么不知道。好吧,彼时你老人家还在跟送站的小伙纸卿卿我我恋恋不舍。再后来说与福州的几个大妈听,大妈们丝毫不顾形象哈哈大笑,说,都到厦门了,福州还远么?用不用这么猴急呀!
人生最大的杯具瞬间在村妇头上华丽绽放:真是嫁人交友两不甚哇。
好在,眼前摆上了一张华丽丽的吃货地图,愁云顿消。
福州饕餮地图:1912海鲜楼——老福州——后城——博雅名茶——99汤圆——台江没牙伯花生汤店——粤界早午茶一起造,或生猛海鲜或家常小点,或复古怀旧或时尚新潮,或文艺或2B或普通,造型完全不同,气质非常迥异,舌尖与味蕾在不同的口味之间跳转穿越,那感觉,啧啧,就跟初恋一样一样的,太有挑战性了!
主流奢华型的1912海鲜宴发生在与博友深山老林和XIXI老孟之间。
到达饭店时,斜阳将江边的建筑渲染的金碧辉煌。
绝大多数的时候,我们到一个地方不愿意通知当地的朋友们,
一是惶恐,担心过大的城市和操蛋的交通会浪费对方太多时间;
二仍然是惶恐,因为我们的飘忽不定,朋友的情,我们很难还得起。
话说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,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,他为巴结周莲,令内眷亲自主厨,用绍兴酒坛装鸡、鸭、羊肉、猪肚、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、辅料,煨制而成,取名“福寿全”。周莲尝后,赞不绝口。后来,衙厨郑春发学会此菜做法后加以改进,在其开设的“聚春园”菜馆已经亮相即轰动榕城。某次,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,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,荤香四溢,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,触发诗兴,当即漫声吟道:“坛启荤香飘四邻,佛闻弃禅跳墙来”。此即为“佛跳墙”由来。
这个菜有一个相当暧昧的名字:金屋藏娇。
鲍鱼这样的上法,真是霸气侧漏!
有缘千里来相会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
一大妈说,你们可以先去后城逛逛,很适合拍照。我们随后到。
然后我们就到处问人家,后城在哪里晓得伐?
结果老福州们集体傻眼了。
后城并不是一座城,更非老城,她其实是一家餐厅,卖法式越南料理。
四大妈集体捧场,某人直接笑得合不拢嘴了。
某人最爱小馄饨,尤其是福建的小馄饨。这碗容量惊人的小馄饨居然只要4块钱!关键是——味道很正啊!
老福州据说是外地人必去吃的老字号福州菜馆,言外之意是,顶着个老字号正宗福州菜的名头,但正宗的福州吃货是不屑一顾的,嫌其不够地道。
不过,声名在外,正不正宗还得自己去尝过去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啊。
锅边,这样看很像面疙瘩汤啊,不过,人家的吃法是很独特的。
那就是必须配上这个类似面包圈的东西,无它不成锅边啊。
爆炒双脆:以海蜇皮和猪腰为主料,口感脆爽,要趁热吃哦。
闽菜中有道太极芋泥,老福州的这个直接简化了。
丸子汤,超级大个!
纯海带根做到冷盘,看上去就很有嚼劲很好吃啊。
这个叫荔枝肉,酸酸甜甜的,吃起来很像菠萝咕佬肉。
半夜飞奔在福州街头,从城东头吃到城西头,为得是吃到老福州人眼里的正宗福州小吃。
此为99汤圆。99汤圆店在一个小超市隔壁,很小的店面,但是出品非常货真价实,看看这馅儿,香死了!
大妈们吃饱喝足还不忘凹造型啊,真是臭美。
然后又窜到了没牙伯。别小看他家店面,声名远播啊。
要了一碗芋泥
一碗花生汤
一碗藕粉。三份吃下来,直接扶墙而出了!
没牙伯绝对算得上内心锦绣的代表,东西好吃不说,价格超级亲民,这三碗加一块儿10块钱不到!
评论